人物描写是将人物的外表、性格、心理、行为、动作等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让读者对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印象深刻。
要想将人物描写得更加到位,就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自己和他人的言谈举止并记录下来,再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年龄大小等设定场景,然后再设定写法。
尽管新媒体文章不要求写作者把人物刻画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但一篇文章是否生动和具有可读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能否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用寥寥几笔将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出来。
要想写好人物,首先要仔细观察。初学写作者可以先将自己写的文章给身边的人看一看,如果他们读完后能感觉到你想要表达的情绪,那么你的人物刻画就成功了。
在新媒体时代,大多数人开始习惯从电子设备上获取信息。对于一篇文章,他们没有时间和耐心看具体的描写,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时要详略得当。也就是说,与事件和主题相关的人物描写要多着一点墨,不需要交代的或读者不感兴趣的内容,统统删掉。
一、描写人物的两种主要方法
1、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貌、言语、行为、心理等方面进行直接的描述。作为写作者,最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和体会,把自己想到的先一股脑地写出来,然后再慢慢调整、删减和优化。
2、侧面烘托
正面描写是平直的,只需要按照情节的发展、情境的变化,写出人物的外貌、神情、行为举止即可。
侧面烘托则通过他人的评价、相关联的事物和人物的反应等描写人物,让文中的人物更加生动、具体和饱满。此外,在描写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拘于正面或侧面,最好二者结合起来,权重相当。
3、如何写出金句
金句就是让人印象十分深刻的句子,短小又精悍,让人一下子就能记住,甚至会念念不忘。金句一般字数不多,但作用很强大,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我们把常见的金句分为扎心型金句、温暖型金句、鼓励型金句、道理型金句。
很多初学写作者觉得自己的语言太普通,也没有深度,要想写出让人一看就能记住的金句对他们来说很困难。
直接引用——学会借力,升华主题
在刚开始学习写作时,你不妨直接引用他人的金句,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具体引用什么名言要看文章的主题,千万不能与文章内容脱节,否则就会显得多余又突兀。
直接引用名言的好处,一是能让初学写作者在短时间内学会如何升华主题;二是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何找到合适的名言作为文章中的金句呢?
国内外名人名言集锦:你可以准备几本名言集,如《世界名人名言金典》,其中包括了情感、生活、成长、教育、成功等不同类别的名人名言。在写文章时,你可以根据主题直接翻到对应的章节查找。
积累书中的金句:平时看书时,你可以把书中的金句或作者引用的金句等,根据不同的主题收录在自己的素材库里,需要时再去素材库中寻找。
积累各类视频中的名句:在看视频时,你可以把经典的台词、文案,包括名人说的触动人心的话记录在素材库里。
但要注意一点,既然是引用,就必须标明出处。如果实在找不到来源,你可以进行模糊处理,如「之前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谁曾经说过」或「有人曾说」,否则就有抄袭的嫌疑。
金句仿写——重新演绎,诠释新义
除了直接引用,我们可以对一些名人名言重新进行编辑,并加上自己的思考,让句子拥有另一种含义。
作为初学写作者,如果你暂时不能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金句,就可以采用金句仿写的方式为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要想熟练掌握这个方法,可以在平时多做一些仿写的小练习。
分析技巧——套用模板,写出精华
很多金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写文章时,我们可以根据金句常用的句式特点,把自己写出来的长句改成读起来押韵的短句。
金句一般有对比、转折、反复、排比几种结构。
虽然金句很重要,但在精不在多,在一篇文章中,每一部分有一两句金句就可以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果金句与金句之间没有过渡句,这种情况就属于名言警句或金句的堆砌。
至于是把金句放在开头,用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还是放在中间,当作过渡亮点;或是结合故事,引发读者的共鸣;抑或放在结尾,促使读者主动转发,完全由写作者自己掌控,但要注意整篇文章的层次感,保证读者在阅读文章时的舒适度。
二、好稿子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而是改出来的。对于写作者来说,写完初稿后,一定要沉下心来反复打磨文稿,只有这样才能交出一篇好作品,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十分的文章,三分靠写,七分靠改。尤其对于初学写作者而言,修改初稿时既要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文章上,又要以专业审稿人的眼光对自己创作的内容进行审核,再以作者的身份进行相应的修改。更重要的是,还要站在读者的立场去感受文章内容的好与坏。
这样的循环往复是对写作者的考验,也是对写作能力的锻炼与精进。
一、结构
1. 整体结构
初稿完成后,首先我们要检查的是文章的结构。
虽然在写作之前我们已经列好了大纲,但很多初学写作者在实际写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临时发挥的现象,以致初稿与当初的提纲千差万别。我们需要再细读一遍自己写的文章, 看一下文章的整体结构是否存在以下问题。
● 是否突出且只突出一个主题?
● 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是否有交叉或重复?
● 递进式结构的原因/危害/意义部分的分析是否深入或重复?
● 递进式结构的方法论是否重复和具有实操性?
● 文章的内容结构是否需要调整,即每一部分的逻辑顺序是否有问题?
2. 部分结构
检查完文章的整体结构后,我们还要对每一部分的结构进行检查。在初步排查时,我们要注意文章中是否有以下五点,如果没有,就要及时加上。
● 是否有适量的素材、案例?
● 案例的前后是否有相应的总结内容?
● 每一部分是否有写作者的观点?
● 每一部分的开头及结尾是否有衔接、过渡或总结的内容?
● 是否有金句、专业理论、研究数据作为支撑?
二、内容
在调整完文章的整体结构后,就要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修改。虽然读者可能不会认真思考一篇文章背后的逻辑、结构等,但写作者的文字水平却能给他们留下最直观的印象。
在检查文章中的素材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新旧程度。对于新媒体写作来说,即使是结合热点新闻或事件的文章,最终也要落在常规选题上。所以,除了文章开头的素材是新的,很多人在写后面的内容时,难免会用到别人写过的案例。 这里的新旧程度是指这个素材是不是经常出现在各类文章中,如果读者经常看到这个案例,你再「炒冷饭」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第二,是否紧扣主题。很多时候,我们选择的素材看起来和主题有关,但真正放在文章中,并没有着重写与主题有关的内容。所以在检查文章的内容时,我们要着重看一下自己描写的素材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出主题,并要将与主题无关的描写删掉。
第三,类型配比。一篇文章中所用的素材类型不要过于单一,也就是说,身边的案例、名人的案例、新闻/微博等网络上的案例、书中/视频里的案例等,最好交叉呈现。
在检查文章中的论述时,也有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第一,素材前后的论述。在呈现完素材后要有相应的总结,让读者知道你为什么用这个素材。最重要的是,无论是评价还是总结都要结合主题并站在读者的角度表述,尽量避免用「我认为」「我觉得」这样 的字眼。
第二,素材、段落之间的论述。在一篇文章中,如果素材与素材之间没有论述作为过渡,就会变成素材的堆砌;段落与段落之间如果没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读者会认为作者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毫无逻辑。
第三,结尾部分的论述。文章没有结尾是很多初学写作者容易入的「坑」。一定要注意检查自己写的文章有没有结尾,有没有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通过结尾的论述对文章的主题再次进行升华。
语言指的是文章中的字、词、句,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多字、漏字、错别字。在写完文章后,我们一定要自己大声朗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文章中的多字、漏字和错别字等。
第二,病句。在写新媒体文章时,我们常常会很随意,以至于忽略了句子的成分,造成病句频出。
可以在阅读文学名著、名人佳作时,学习一下他人的写作方式。此外,多写多练才是硬道理。
三、标题
在对初稿的内容部分修改完后,我们还要重点关注一下文章的标题。
1、大标题
我们写完文章后回过头来优化标题,最重要的是看一看当初定下的标题与后来所写的内容是否相符。
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容产生偏差的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文章的整体内容没有问题,我们可以重新改一下标题。
在修改文章阶段,我们可以多取几个不同类型的标题,发给朋友或家人投票;或者结合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与他们聊一聊,在交流中激发不一样的火花,以保证最后的标题既与众不同,又与文章的内容相契合。
2、小标题
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能够更加清晰地知道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最好每一部分都取一个小标题,对本部分的内容进行总结。
因此,新媒体文章的内容一般会分为几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小标题,每一部分的内容在阐述小标题的同时,完成对整篇文章主题的阐述和升华。
在修改初稿阶段,不管是取小标题还是优化小标题,都要注意小标题要相互独立且完全穷尽。
四、排版
1.字数
一篇新媒体文章的字数在 2500 字左右,一般不超过 3000 字,这是为了让读者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也是很多公众号最基本的要求。
结合文章的总体字数,可以倒推出一篇文章的每一部分的大概字数。
如果是并列式结构,即「引入部分 +3 个分论点 + 结尾」的结构,那么每一部分的字数大概是 500 字(引入部分)+600 字 ×3(3 个分论点)+200 字(结尾);其中,素材描写 300 字左右,观点论述部分 100 字左右,金句/数据分析/专业理论等 100 字左右;如果是递进式结构,方法论部分的案例描述则要控制在 150 字左右。
当然,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提前计划好各个部分的字数,可以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同时也能避免初学写作者把握不好字数,出现语言不够精练又未突出文章主题的情况。
2.排版
排版是指我们写完文章后,对文档进行的简单排版。
标题要加粗,字号一般是二号或三号,即比正文的字号大一些;标题下面是你的名字或笔名。正文一般用小四号字,宋体,1.5 倍行间距,段后空一行。
读者主要是在手机上浏览新媒体文章,为了保证阅读体验,现在公众号上的文章的排版段首都顶格排,所以我们在写新媒体文章时,无需段前空两个字符。
一篇新媒体文章一般分为 3~5 部分,每一部分的前面一般会加上 01、02、03、04 等。如果有小标题,就把小标题放在数字序号的后面。 同时,每一部分要分好段落,每一段有 3~5 行,这样既方便阅读,又方便后期排版。
服务说明:
(1)、资源来源于网络公开发表文件,所有资料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2)、积分仅用来维持网站运营,性质为用户友情赞助,并非购买文件费用(1元=1积分);
(3)、如遇百度网盘分享链接失效,可以在问答社区提交问题反馈,管理员都会及时处理的或将资料发送至您提交的邮箱;
(4)、不用担心不给资料,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也不用担心,看到了都会发给您的!放心!
(5)、以上内容由网站用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联系微信:295520529